029-88827318/15339256128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对安防行业发展的一些观察与思考

来源:斯克瑞特 | 发布日期:2023-10-20 11:47:28 |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231020114731.png


我国安防行业经历了规模从小到大,系统建设从单一部署到全面开花的发展历程,今天安防已经从最初的防范打击犯罪,发展到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落地生根创造了重要的应用场景。可以说,安防行业的发展见证了社会需求与技术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典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里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国际上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引发的各种复杂情况,都给当下的社会局面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给社会治安等带来挑战,给安防行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技进步都有着一股韧劲,特别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领人们意气风发,干劲十足,积极观察与思考。笔者试着从近期的观察、体验中做了些思考梳理,一家之言,与大家分享。

一、新时代的安防行业内涵变化

1

本质不变

  就笔者观点来看,新安全格局下其安全防范的本质没有改变。安全防范的本质就是要采用各种措施方法,保护我们的保护目标免受攻击危害,减低损失,保证正常的秩序等,换句话就是“为安全而防范”。如同教育的本质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变过一样,教育界一代宗师魏书生先生就非常好地进行了精辟的总结:“我没有根本的创新,我的根与本始终是领着学生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以致用。我教书也没有创新,始终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从老子、孔子、孟子一直到陶行知,都是这么教书的。”他一直保持了一份冷静、清醒的态度。

  这启发我们对行业的发展也要保持客观的心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前不能失了底线,忘了本质,而无限追求利润、追求智能化,等等。在今天的安防活动中,孙子兵法的博弈对抗思路没有失效,但对抗形态早已不是孙膑与庞涓的马陵之战,安防的方式、方法和形态有了巨大的变化。

2

基本逻辑不变

  笔者在拙作《安全防范理论与实务》中表达过安全基于安全主体——人的观点,安全防范是因人的价值体现、增值思想使得其作用更加明确和发扬光大,离开了人,安防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同时,从长期发展过程来看,安防的基本概念、基本手段、基本策略和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等都是保持不变的。这里不妨再次梳理这几个基本手段:

(1)围绕防护目标,开展人防、物防和技防的配套结合,体现未雨绸缪、预先应对和实战对抗的工作思路。这是战略层面的操作;

(2)围绕防范目标,开展探测、延迟和反应的实时协同,表现出被动响应、主动适应的特征,是事中控制的主要措施。这是战术层面的关键动作;

(3)围绕监控目标,开展监视、导分(引导分隔)和强固(强化加固)的分类处置措施,是实时控制管理的重要跟踪。这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4)探控空间对防护空间的有效覆盖,这是安防系统有效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但其中的内容还在不断地丰富中。我们开始关注在虚拟化技术/世界与实体技术/世界之间的有效关联、真实反映,关注更好地快速响应和预测趋势。同时,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关注研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的辐射效应及其引发的次生风险的问题。

3

安防技术形态变化

  在新安全格局下,安防发展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经常提到的降维打击,在今天的俄乌战争中有了许多的表现。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使得面对面的拼杀减少了许多,但一点不降低战争的烈度和人们的牺牲。今天的安防,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技术介入,安防的作用是低效的,甚至是无力的,但光有信息化的措施,没有有效的策略与要素协作,没有实体化的各种性能的提升也是徒劳的。换句话说,安防博弈频道(赛道)的变化可从实体化方面(更高性能的防护措施、探测手段)和虚拟化方面(以视频智能分析为主要领域的信息分析融合)进行描述:

(1)实体化方面:出入口控制技术成为信息系统的重要安全手段,视频监控技术的像素更多、灵敏度更高、动态范围更宽、数据压缩更大、视频图像的识别能力更强,视频技术已成为许多应用领域的基础手段;新的攻击和防御手段还不断翻新,尤其是以无人机为典型的超越二维平面的对抗形态;

(2)虚拟化方面:以视频技术为代表的视频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技术,产生了巨量数据。在这些视频数据与空间定位数据等整合后的数字孪生,打造成庞大的虚拟世界,大有替代真实物理世界的意味。互联网的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以微信平台、淘宝平台和京东平台等为典型,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在了一起,它们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电信诈骗、安防对抗带来了新的变数。

4

法律意义应用突出

  一方面,安防系统所提供的各类数据特别是视频图像数据,已经成为了法庭证据的重要来源,甚至成为老百姓证明自身的重要途径,这也导致了人们对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社会各阶层和机构对安防信息的滥用,甚至形成了新的利益侵害和巨大的资源浪费。好多年前,某市公安局就在探讨存储视频流与抓拍图像之间的性能平衡问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十分迫切期待依法有序设置视频采集装置,依规使用这些采集到的数据的有效实现。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也许可以从社会治理的主体责任、社会群众的参与机制、社会信息公开透明的管理沟通渠道、技术实现的基本常识等方面展开研究,对安防系统的建设、使用和安全信息的调用、利用的人员和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做出进一步的约定。随着高性能智能手机普及和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传播的快速发展,短视频技术已经成为了直播带货、大众娱乐和网课宣传学习的重要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视频工具大众化的普及,大大降低了视频可编辑的门槛,人人都可成为影视出品的作者,这同时也带来了更低的造假成本,这对视频音频数据的原始完整性方面提出更多要求。

二、对新发展的思考

  前文我们强调了安防发展不变的是为安全而防范的宗旨和目的,变的是不断翻新的攻防手段和层次、规模。在冷兵器时代,只要一堵城墙一个壕沟一个吊桥就可以做到很安全的周界;近代以来,防范爆炸物的攻击成为了首要的措施方法;在现代,除了上述的防范措施之外,还要综合应用各种防范手段,及时发现异常和攻击者,阻滞进攻行动,打击攻击者自身或者解除其攻击能力。也就是说,新安防就是不断适应新安全需求,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实时攻防博弈的演练场。

1

安全信任与成本测量

  安全从来都是建立在互信之上的。婴儿天然地信任依赖他的母亲环境。安全原生地依赖其发展成长的路径。作为应对人为博弈对抗的安防系统已成为其他各种安全的基础。而安防行业自身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属性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递归支撑。安防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仰赖良好的商业盈利良性循环,而商业的盈利性与社会需求的满足、商业的逐利性与安全的达成是存在矛盾点的,安防行业作为一个商业化的安全应用类行业,它的客户相对小众。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支持。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安防系统(工程)的建设与运维成本的测量问题。多年来,安防系统的建设作为建筑工程的辅助工程,一直是以建设工程的成本测量方法进行测算。随着安防软件的个性化定制、技术运维保障服务的广泛开展,如何合理地以技术咨询服务等形态进行项目成本测量就成为近些年来的重要课题。人们这些年以融资方式和分包方式开展的项目,有许多是烂尾的安防工程,不仅对安防行业发展有损害,也打击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些现象需要更多有识之士认真研究,在经济上合理规划,守住底线,避免过度商业化。因为安全信任不是随便花钱就能买得来的,这还存在着软件硬件开发工具熟练使用的高门槛、人员技能的高门槛,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本质的不可控性、留后门的方法低门槛问题。这就出现了安防产品部署使用后发现的bug到底应该谁来买单的问题。

2

信息化、数字化经济与数据化

  信息化、数字化在很多时候成为了同位语,数字计算模式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度、各个层次。BIM(建筑信息管理)系统带来的以人类视觉为基础的3D展示增强了人们的直观体验,成为了数字经济在建筑领域的重要形态。但ChatGPT的运行告诉人们,这类3D是为了让人们舒适快捷地观察数字孪生成果的,不见得适用于机器的发现和分析。但从描述上课听讲的“听课”而不说“看课”的事实告诉我们,即使拥有了70%视频数据信息量也不等于理解了课堂的所有知识信息,这启示我们在开展安防系统的信息分析时尚有可能存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方法或别的什么。基于当下的安防信息,尤其是视频图像数据的处理要求,人们不断地研究数字形态下的数据计算模式(范式)、计算模型的改变,如端边云计算、GPU的加速计算、数据驱动型计算、存算一体化等,这些构成了当下一道风景线。这是安全道路上博弈过程的一部分。

3

虚拟化、沉浸式、大数据

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错觉

随着信息化(数据化)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的虚拟对应空间,三体革命(人类生命体、物理实体和数字虚体)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想象。虚拟化、沉浸式都是基于人类的感知来描述的,但很多的数字孪生早已不是原始实体本身。虚拟与实体这种映射对应的过程本身就存在诸多的错漏等问题。大数据不等于全数据,信息化也不是全信息。所有的数据只是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所认知的世界可以转化的那部分内容。深度学习的尽头不是更加精准,中间取决于其模型匹配和参数集的水平,还取决于采集数据的准确性等。人们曾经比喻深度学习如何拟合连续函数的例子,但关键的前提是那连续函数的自变量应是明确的、完全的才行。以视频为例,我们采集的图像总是现实四维时空条件下物体以特定光谱在传感器的二维投影成像和分时采样。人们目前实现的精准分析识读结果是以不断增加的参数为代价的,也是以不断增加的算力为基础的。许多机器化的算法实现总是借鉴了人类的生活认知常识来完成的,很多还是仿生方式开展的。而人类存在视听错觉的常识告诉我们,所有算法仍然存在先天的缺陷或不完备。机器的优点是可以没有人类的生理极限,但不见得更精明和准确。上面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的有识之士做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4

信息无限与数据有限表达

我们知道√2=1.4142……表示的是正方形的对角线之于其边长的比值,π=3.1415926535897932……表示的是圆周长之于其直径的比值,都是无理数,其信息量是巨大的。π值被当代计算机计算到小数点后万亿位也没有找到其中的规律,这就是说1234567890的某个组合排列,总能在其中适当位置找到。但我们就用一个“π”就表示了它的全部,尽管并不能搞清其中的全部。这就是人们驾驭信息世界的能力。在信息无限和在人们感知能力下的有限表示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人们在地理信息空间试图描述好实体空间中的时空关系,用面向对象试图描述实体空间中的物体、人或事。人们总是积极以自身熟悉的东西和方法去表达信息数据。其实,从无理数的表示中恰好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可以一定层次上的有限信息表述空间中。π的小数点后6位就可以满足我们绝大部分日常的计算所需。又以静态图像表示压缩为例,从当初的Bitmap到JPEG、JPEG2000,从离散余弦变换、快速离散傅里叶变换到双正交小波变换、小波快速提升算法,等等。以动态图像压缩编码为例,从MPEG1、MPEG2(H.263)、MPEG4到H.264(AVS,SVAC)、H.265(AVS2,SVAC2),人们不断演进。但这些算法在数学意义上却鲜有新的突破。这说明未来的视频数据压缩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节约的数据量可以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或节省存储设备的建设成本,或延长存储数据的保存时间,或提高数据的检索效能,等等。目前的新技术浪潮不是数学原理的新突破,也不是思维方法的新改变,它只是离散数学、计算数学等在更大算力和更多数据支撑条件下的变现。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忽略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危险,所谓自我意识产生和人类对此失控的可能。

结束语

  世界变化快,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人们追求科学和美好事物的本心。对新安全格局下,新安防、新发展的思考尚嫌偏颇,在这里笔者抛砖引玉,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本文标签】

最新资讯